包老师:
你好,我的娃娃是个男孩,现在念幼儿园大班。在家里很调皮,和家里的小孩玩具总是会争抢,很好胜,开始还担心他在学校会欺负其他的孩子。但从小班开始的表现让我们大跌眼镜。老师反映在班上很乖,坐得很端正,很听老师的话。跟同学交流,也扭扭捏捏的。让我们觉得严重的事,在学校被几个男生欺负甚至挨打,也就这样被打,在家里的霸气完全没有了,要知道他在家里还会打人的。这种反复的性格,我们很担心。
小宝妈妈
小宝妈妈:
你好。反应的这个问题其实是这个阶段孩子普遍会存在的一种问题。孩子在幼儿园的这种表现是一种特殊行为反应,也是一种环境转换后适应性的问题。孩子离开亲人会产生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离开熟悉环境后,碰到的是不那么亲近的老师、小朋友,这对孩子的生活习惯、语言交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样的暂时的失衡,孩子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反应在语言上,就是平常在家里比较活泼的状态,到幼儿园突然变得话少。这位家长反应的情况是孩子在家里可以正常交流,说明孩子的语言沟通系统是正常的,只是不愿意在幼儿园发挥出来。因为幼儿园给他带来的感受并不像家里那么安全,有很大的包容性。还有的孩子不敢或不愿说话可能是因为对幼儿园存在害怕和疑惑的心理,对幼儿园是用来做什么的这个概念不是很清晰。
因此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让孩子在与同龄孩子的交往中,促进他们语言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鼓励孩子和小朋友们玩,或者可以先带孩子观看幼儿园中小朋友们一起玩闹互动的开心的场面,以此来吸引孩子。塑造对幼儿园这个集体的正确的认识。锻炼和小朋友在一起沟通交流的能力,创造机会让孩子与其他的小朋友有更多的接触时间。培养这种玩伴间的关系还有一些分享和如何相处的意识。尝试着主动跟孩子谈谈幼儿园里发生的点点滴滴,透过事情了解孩子跟集体的心理动向和变化。
解答者:福州医学心理咨询中心 郑名瀛